### 科學清潔UV燈管的正確步驟與常見誤區
UV燈管廣泛應用于殺菌、固化等領域,但其表面污漬會阻礙紫外線透射,降低效率甚至縮短壽命。科學清潔需避免誤區并遵循規范操作。
#### **常見操作誤區:**
1. **濕布擦拭或噴水清潔**
水分滲入燈管電極或鎮流器易引發短路,且潮濕環境可能加速金屬部件氧化。
2. **使用化學清潔劑**
酒精以外的溶劑(如玻璃水、含氯消毒劑)可能腐蝕玻璃表面鍍層,破壞石英材質透光性。
3. **未斷電直接清潔**
帶電操作易觸電,且高溫燈管突遇冷卻裂。
4. **用力刮擦頑固污漬**
硬質工具(鋼絲球、刀片)會造成劃痕,導致紫外線散射不均。
#### **科學清潔步驟:**
1. **斷電冷卻**
關閉電源并靜置30分鐘,待燈管溫度降至室溫,防止熱脹冷縮。
2. **佩戴防護裝備**
使用及護目鏡,避免皮膚接觸紫外線殘留及清潔劑。
3. **干式預處理**
用軟毛刷或吹氣球清除表面浮塵,減少后續擦拭時的摩擦損傷。
4. **酒精擦拭**
將無水乙醇(濃度≥95%)噴灑在超細纖維布上,沿燈管軸向輕柔擦拭。頑固油污可敷蓋浸酒精的無紡布軟化后清理。
5. **晾干**
自然風干20分鐘,確保無液體殘留后再通電,避免水漬形成光斑。
#### **注意事項:**
- 清潔頻率建議每3個月一次,高粉塵環境可縮短周期。
- 石英材質UV燈管禁用酸堿清潔劑,避免與接觸。
- 若燈管兩端發黑嚴重或透光率下降>30%,需直接更換而非反復清潔。
遵循上述方法可延長UV燈管壽命10%-20%,同時維持90%以上的紫外線輸出效率。操作后建議用紫外輻照計檢測強度,確保清潔效果達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