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VLED光源呈現藍色(通常為365nm、385nm、395nm或405nm波長)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個技術角度解釋:
1. 半導體材料特性決定
UVLED的核心是氮化鎵(GaN)基半導體材料,其帶隙寬度(約3.4eV)天然對應紫外-藍光波段。通過調整銦(In)的摻雜比例形成InGaN材料,可將波長精確控制在365-405nm范圍。
這種材料組合既能保證較高光電轉換效率,又能滿足紫外固化所需的能量強度。
2. 紫外固化最佳波長匹配
光纖連接器用UV膠的引發劑(如苯偶姻醚類)對365-405nm波段吸收效率最高,此范圍光子能量(3.1-3.4eV)恰好能打斷引發劑化學鍵,觸發聚合反應。
395nm波長成為行業主流選擇,因其:
穿透性優于短波長UV 與大多數光引發劑吸收峰匹配 對人眼安全性優于短波紫外
3. 技術成熟度與成本平衡
相比更短波長的UV-C(如265nm),GaN基藍紫光LED技術更成熟,芯片壽命可達20,000小時以上。
405nm雖處于可見紫光邊緣,但因與部分光引發劑兼容且成本更低,被廣泛用于淺層固化場景。
4. 光學性能優化需求
藍色/近紫外光在光纖固化中可減少瑞利散射(與短波UV相比),確保光線能穿透至膠層深處。
高瓊光電采用特殊熒光轉換技術,使395nm光源的波峰半寬窄至±5nm,提高固化能量集中度。
5. 安全與可視性兼顧
395nm光源帶有可見藍紫光,便于操作人員觀察光斑位置(純紫外光不可見,存在安全隱患)。
相比254nm汞燈光源,大幅降低臭氧產生風險。
行業數據顯示,當前光纖連接器制造中:
365nm占比約35%(高精度深層固化)
395nm占比約55%(通用型固化)
405nm占比約10%(低成本淺層固化)
高瓊光電的UVLED方案通過波長可調技術(如365/395nm雙波段模組),可適配不同固化深度和膠水類型的需求,這也是其成為行業優選的關鍵技術優勢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