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V(紫外線)涂料固化是一種光引發的聚合反應過程,其核心在于紫外光激發涂料中的光引發劑,進而引發樹脂體系的交聯固化。UVLED作為新型固化光源,在高效節能的同時,也面臨深層固化的挑戰。以下從固化原理和深層固化影響因素兩方面展開分析。
1.UV涂料固化原理
UV涂料的固化依賴于光引發劑(Photoinitiator, PI)在紫外光作用下的化學反應,主要分為兩步:
(1)光引發劑激發
光引發劑吸收特定波長的紫外光后,發生化學鍵斷裂或能量轉移,產生活性自由基或陽離子:
自由基型光引發劑(如TPO、1173):吸收UV后分解生成自由基,引發丙烯酸酯類樹脂的聚合反應。
陽離子型光引發劑(如碘鎓鹽):吸收UV后生成強酸(H?),催化環氧樹脂或乙烯基醚的開環聚合。
(2)樹脂交聯聚合
活性自由基或陽離子攻擊樹脂單體(如聚氨酯丙烯酸酯、環氧丙烯酸酯)中的不飽和鍵或環狀結構,觸發鏈式反應,形成三維交聯網絡。這一過程在極短時間內(毫秒至秒級)完成,使液態涂料轉變為固態膜層,具備高硬度、耐磨性和耐化學性。
2.影響UVLED深層光固化的關鍵因素
UVLED固化在厚涂層(>50μm)或高遮蓋性涂料(如含鈦白粉、碳黑的體系)中可能面臨深層固化不足的問題,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:
(1)光源特性
波長匹配性:不同光引發劑對波長有選擇性吸收(如TPO最佳吸收峰在365nm,819在405nm)。若UVLED波長與PI不匹配,引發效率會顯著降低。
光強(輻照度):低光強下,紫外能量難以穿透涂層深層,導致底部固化不完全。高功率UVLED(如>10W/cm²)可提升穿透能力。
光均勻性:光斑分布不均可能導致局部固化不良,需通過透鏡或反射器優化光路設計。
(2)涂料配方
光引發劑選擇:淺層固化PI(如184)僅作用于表面,而深層PI(如819)能穿透更厚涂層。復配不同PI可平衡表干與深固。
PI濃度:濃度過低時反應不充分,過高則可能因表層過度吸收UV而阻礙深層固化,通常控制在1%~5%。
樹脂類型:高官能度樹脂(如六官能度丙烯酸酯)固化快但收縮大,可能影響深層附著力;低收縮樹脂(如聚酯丙烯酸酯)更適用。
顏料與填料:鈦白粉(TiO?)、碳黑等會強烈散射或吸收UV,需調整PI用量或選用透明體系。
(3)工藝條件
照射時間:過短時深層未完全反應,過長可能導致表面過固化。需根據涂層厚度優化曝光時間(通常0.5~10秒)。
氧氣抑制:空氣中氧氣會淬滅自由基,導致表面發粘。可通過氮氣保護或添加胺類助劑(如DEAP)緩解。
基材特性:某些基材(如木材、塑料)可能吸收UV能量,需預涂底漆或調整照射角度。
3.提升UVLED深層固化的技術方案
(1)優化光源設計
多波長組合:采用UV-A(365nm)與UV-V(395~405nm)混合光源,兼顧表層與深層固化需求。
高功率UVLED模塊:提升光強(如30W/cm²以上)以增強穿透力,配合掃描式照射確保均勻性。
(2)改進涂料配方
復配光引發劑:如TPO(短波吸收)與819(長波吸收)組合,覆蓋更寬波長范圍。
陽離子體系:環氧樹脂等陽離子固化體系不受氧氣抑制,適合厚涂層應用。
(3)工藝創新
梯度固化:先低強度預固化避免表面封閉,再高強度深固。
反射增強:在基材底部加反射層(如鋁箔),提高UV能量利用率。
4.應用與展望
UVLED深層固化技術已應用于PCB阻焊油墨、汽車多層涂料、木器厚涂等領域。未來隨著高功率UVLED和可見光引發劑的發展,其將在更厚的涂層及不透明體系中發揮更大潛力。核心突破點在于光源-配方-工藝的協同優化,以實現高效、均勻的深層固化。